研究方向
主要研究方向:避孕药具有效性及可接受性,环境与生殖健康,未婚青年生殖健康,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评估,生殖流行病学等。
教育经历
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,曾在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及疾病控制中心进修壹年。1982年获上海医科大学硕士学位。
插队经历
1968年2月15日,由包括高尔生在内的上海第一医学院(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)不同系、不同年级的19位青年学生组成的“上海指点江山医疗队”奔赴贵州省最贫困的地区——剑河县太拥乡插队工作11年。在返回上海后,高尔生多次回到贵州,开展计生培训、组织当地人员共同申报研究项目;在过去的20年,作为捐资助学的主要联络人,也一直和当地学校保持着联系。
剑河民族中学建新校时立了块感恩碑,把“上海指点江山医疗队”放在感谢名单前列[1];剑河县将为“上海指点江山医疗队”建立历史纪念馆[2]。
主要业绩
应用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方法於生育率研究,提出育龄妇女生育率模式,总结和发展我国计划生育统计及评价指标,对计划生育统计及评价的理论及技术进行系统化规范化;对Bongaarts模式的误差、系数的时间差、年龄构成影响提出修正意见,在社会医学及行为学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研究,如儿童青少年自杀,儿童智商影响因素,未婚妇女性行为及人工流产等。获国家计生委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及优秀成果奖13项;发表论文176篇,其中第一作者72篇;出版专著14本,其中第一主编9本;编译及翻译6本。
获得奖项
科学进步奖:"国产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"(上海市三等奖,第二名,1994年);"计划生育评估体系研究"(上海市三等奖,第一名,1995年);"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引入性研究"(国家计生委二等奖,第七名,1996年);"上海市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研究"(上海市三等奖,第一名,1997年);"计生管理及避孕效果综合评价研究"(上海市三等奖,第一名,1998年);"上海市未婚妇女生殖健康需求的研究"(国家计生委三等奖,第一名,1998年),"避孕套应用现况及可接受性研究"(国家计生委三等奖,第一名,1999年)等。